建筑物由上部结构、基础与地基三部分组成。
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结构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,它们在功能和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区别:
地基:是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,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。天然地基无需处理即可直接使用,而人工地基需要经过加固处理以满足承载要求12。
基础: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结构,是建筑物的墙或柱子在地下的扩大部分,其作用是将建筑物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给地基13。
地基:承受由基础传下来的荷载,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3。
基础: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,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,将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地传递给地基4。
地基:承受建筑荷载引起的应力应变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,达到一定深度后可忽略不计3。
基础:主要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的荷载,并将其传递给地基3。
地基:主要由岩石、碎石土、砂土、粉土、黏性土和人工填土等构成1。
基础:可以是灰土基础、砖基础、毛石基础、混凝土基础、钢筋混凝土基础等,根据材料和结构形式的不同,有多种分类3。
总之,地基和基础虽然密切相关,但它们在建筑结构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,共同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。